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黄芪A6组分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左丽  陈力 《Virologica Sinica》1997,12(4):342-345
用黄芪生药1250~5000mg/kg,连续给药小鼠5d,其A6组分对100LD50或100ID50感染的BALB/C小鼠都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降低感染幼鼠的死亡率和延长其平均存活天数;降低感染成年鼠的肺湿重。经X2和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且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早期给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2.
Abstract:  In Japan, the alfalfa weevil, Hypera postica , was first recorded in 1982 from Fukuoka and Okinawa Prefectures and has been spreading to many other prefectures. The weevil seriously infests the Chinese milk vetch, Astragalus sinicus ,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oney resources for honeybees in Japan. Direct sequencing of partial mitochondrial DNA and PCR-RFLP data for alfalfa weevil individuals indicated the coexistence of two haplotypes at various localities in Japan. Molecular phylogenetic analysis for H. postica haplotypes and strains indicated that the two Japanese haplotypes had not derived from a single genetic origin. Based on the results, special comments are made on biological control measures using introduced parasitic waSPS.  相似文献   
53.
在对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种子萌发和萌发后生长时期进行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了黄芪中3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苷在萌发和萌发后生长过程中含量的变化。为了弄清黄酮含量变化的机制,我们还对黄芪中黄酮生物合成途径酶的转录水平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和萌发后生长阶段,两种黄芪中均出现了明显的黄酮类化合物累积增加的情况。通过检测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酶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我们发现萌发阶段蒙古黄芪中黄酮类物质积累增加主要由上游途径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引起,而膜荚黄芪中则几乎涉及到所有途径酶。此外,我们还发现萌发后生长阶段中,两种黄芪中合成途径酶基因转录对黄酮类物质含量的调控则选择性地存在时间延迟效应。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外敷栀子柏皮汤是否具有缓解和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作用。方法:60例患有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田径运动员随机分为A、B、C、D 4组,每次进行训练之后,A组通过按摩缓解症状,B、C、D组在按摩后,分别将浓度1、5、10 g/ml的栀子柏皮汤外加温水水浴并外敷于疼痛的小腿胫骨上,每次1 h,每天上下午训练后各一次,用有效率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 VAS)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经5 d治疗后,C、D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A、B组(P<0.05,P<0.01),D组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P<0.05);C、D组的VAS指数明显低于A、B组(P<0.05, P<0.01),D组VAS指数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外敷有效浓度的栀子柏皮汤对田径运动员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患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可以作为田径运动员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5.
用农杆菌Ri诱导蒙古黄芪发根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unge var mongolicus (Bunge) Hsiao) 无菌籽苗的不同部位作为外植体, 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R1601进行感染, 该品系对不同外植体诱导毛状根的能力是不同的。由下胚轴成功的诱导出毛状根。在附加100μmol/L乙酰丁香酮(acetosyringone)、0 3 mg/L IBA的条件下, 诱导率达42 2%。用硅胶薄层层析法检测到毛状根中含有冠瘿碱, 用硅胶薄层扫描法(TLCS) 测定了蒙古黄芪野生根、栽培根及毛状根中的黄芪甲甙( astragaloside IV) 含量, (用黄芪甲甙标准品作对照), 它们分别为0 2654% (DW), 0 2071% (DW) 和0 2535% (DW)。  相似文献   
56.
黄芩甙对铜绿假单胞菌R质粒的消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测定黄芩甙对铜绿假单胞菌R质粒的消除作用 ;以携带R质粒的铜绿假单胞菌株PA16为靶细菌 ,以黄芩甙作为R质粒消除剂 ,进行R质粒体内外消除试验 ;体外消除实验结果表明 ,黄芩甙对PA16的消除率为 5 .1% ,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也高于EB对照组的结果 ;体内R质粒消除率为 12 .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黄芩甙在体内外对铜绿假单胞菌R质粒具有较强的消除作用 ,为其实际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7.
在 0 .0 5 m ol/ L 硫酸铵溶液中 ,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 ,测定沙苑子中鼠李柠檬素类黄酮含量。灵敏度达 10 - 6mol/ L,在 6 .10× 10 - 6~ 3.0 5× 10 - 5m ol/ L 浓度范围内峰电流与沙苑子苷浓度成线性关系 (r=0 .995 9) ,回收率达96 .9%~ 10 3.0 % (RSD=2 .5 4 % ,n=6 )。结果表明 ,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沙苑子提取液中鼠李柠檬素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58.
本文采用80MeV/u12C6+和50keV的电子辐照沙打旺干种子,研究沙打旺干种子不同注量的辐照生物学效应,检测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无论是碳离子辐照还是电子辐照,发芽势都随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发芽率都随注量增加逐渐降低。其次,碳离子辐照样品,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变化随注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即存在一个峰值,过氧化氢酶(CAT)在高于5×106ions/cm2注量的离子辐照中其活性基本不发生变化;不同注量的电子辐照,样品的CAT、SOD、GSH-Px活性都是先升高后降低。第三,无论是碳离子辐照还是电子辐照样品的谷胱甘肽(GSH)含量变化不显著,与注量的变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总而言之,本工作发现碳离子及电子辐照样品,其多个生理生化指标均随注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GSH变化对碳离子或电子辐照都不敏感。  相似文献   
59.
膜荚黄芪种子中2种几丁质酶的分离纯化及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传统的层析技术对膜荚黄芪种子中两种几丁质酶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分离纯化中各个步骤得到的蛋白进行了活性研究.结果表明:(1)粗提液的硫酸铵沉淀经再生几丁质亲和柱和凝胶过滤层析Sephadex G-75得到几丁质酶A.(2)粗提液的硫酸铵沉淀经离子交换色谱DE-52、CM、凝胶过滤层析Sephadex G-75得到几丁质酶B.(3)几丁质酶A、B的比活性分别为35.6 U/mg和4.1 U/mg.(4)从膜荚黄芪种子中分离纯化的几丁质酶A和B均为糖蛋白,含糖量分别为6.1%和5.8%.(5) SDS-PAGE显示,几丁质酶A、B的分子量分别为35.5 ku、39.6 ku;凝胶过滤层析测定几丁质酶A、B的分子量分别为36.9 ku、40.8 ku;表明几丁质酶A、B均为单亚基蛋白.  相似文献   
60.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应用灭菌的露天煤矿区回填土壤为培养基质,研究8个丛枝菌根真菌菌种(株)对沙打旺生长及根系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自江西和新疆的Glomus mosseae的2个菌株在露天煤矿区回填土壤上能够显著提高沙打旺的生物量,并能有效改善植株的磷、氮营养;其侵染率均在50%以上,且根外繁殖体数显著高于其他接种处理.说明此两个菌株在该土壤上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有助于露天煤矿区植被重建和生态恢复等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